发布时间:2023-07-19浏览次数:929
中新网12月10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未来三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及新疆等地有暴雪或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关注对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农牧业等影响。期间伴有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关注对能源供应等影响;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海域及江河湖面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中东部地区有较大范围雨雪天气
预计,12月10日08时至12月12日08时,陕西中北部、山西大部、河北西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和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及新疆伊犁河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5~10厘米,局地12~15厘米;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中央气象台12月10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
图1 全国强降雪落区预报图(12月10日08时-11日08时)
图2 全国强降雪落区预报图(12月11日08时-12日08时)
寒潮天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受寒潮影响,预计,12月10日08时至12月12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江南中西部、贵州东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将先后降温6~10℃,其中,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大部、江南西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4℃,局地可达14℃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湖北中部至苏皖北部一带。中央气象台12月10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图3 全国降温预报图(12月10日08时-12日08时)
国内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2月10日08时至11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内蒙古中东部及新疆沿天山地区、甘肃西部、青海北部、西藏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陕西中北部、山西大部、河北西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河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28毫米)。辽宁中部、山东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见图4)。
图4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2月10日08时-11日08时)
12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东部、山东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山东半岛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部、新疆伊犁河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江淮、江汉大部、江南、重庆中东部、贵州大部、广西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见图5)。
图5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2月11日08时-12日08时)
12月12日08时至13日08时,新疆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陕西北部、山西、河北西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山西中北部、西藏东部等地局地有大雪。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西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云南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45毫米)(见图6)。
图6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2月12日08时-13日08时)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张钰惠)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为学生提供宿舍,不再是高校的既定规则。“不予安排住宿”,高校的官宣合理吗?
资料图:几位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复习备考。刘力鑫 摄
多所高校明确不予安排住宿
中新网梳理发现,近年来,多所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例如,厦门大学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除外),学校不予安排住宿。
其中,部分高校明确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住宿。例如,北京大学2024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南京大学明确,2024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早在2019年,复旦大学就明确不为专硕生提供校内住宿,会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
也有部分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住宿实行自愿申请制,学校根据现有的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房源给新生选择。
资料图:几位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教学楼的天桥上复习备考。刘力鑫 摄
学生:高校的学术成就是选择关键
在江苏某高校专硕就读的小姜告诉中新网,考上研究生之前,她给自己定下的租房预算是1200-1500元,最后,她在距离学校10分钟通勤时间的地方,租到了月租1300元的房子。
“报考的时候,我也考虑过住宿的问题,但因为学校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很高,我非常向往它的光环,所以可以忽略这一点。”小姜提到,自己在报考时也与家长沟通过,他们一致认为只要能考上,在外租房也是可以的。
在读期间,小姜每个月可以领到200元的交通补助,这笔交通补助是为专硕生提供的,虽然不能抵消租金,但能够缓解她在学生时期的经济压力。
相比于小姜,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小王承担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对于普通家庭的她来说,在学校附近和室友合租一间月租超5000元的主卧,负担比较大。小王表示,自己拿学校“无可奈何”,学校的光环足以让她支付这笔费用。
“这可能是一个大趋势。”小姜认为。
资料图:众多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内复习备考。刘力鑫 摄
针对多所高校宣布不予安排住宿的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住宿资源有限的问题显现;另一方面,硕士生作为成年人,高校不为其提供住宿的风险相对较低,因而会选择让硕士生自行安排住宿。
储朝晖表示,从国际上来看,多数国家的高校不为硕士生提供住宿,甚至一些国家的高校不为本科生提供住宿,同时,一些高校会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房源。
“从高校本身的功能来说,我认为,学校不为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提供住宿属于正常情况。”储朝晖认为,提供住宿是高校的辅助功能,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高校为管理更加有效而提供住宿,而从高校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提供住宿应该属于一种常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