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浏览次数:615
中新网上海12月10日电 (记者 王笈)达·芬奇笔下最具东方美学神韵的油画真迹《头发飘逸的女子》,《大西洋古抄本》中的11幅珍贵手稿……作为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三展,“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10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正式开幕。
达·芬奇真迹《头发飘逸的女子》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意大利特雷卡尼百科全书研究院联合主办。展览精选了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和18件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进行同步展出,从“东西方在相同时代却迥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东西方在不同时代却异曲同工的艺术风格”两个视角,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家喻户晓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其创作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杰作吸引了无数人前往一睹真容;他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发明家,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手稿,堪称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然而,达·芬奇存世的绘画真迹屈指可数,且绝大多数作品为不可移动或禁止出境,故在中国国内难得一见。
观众临摹的《头发飘逸的女子》与达·芬奇真迹合影。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展厅中占据“C位”的《头发飘逸的女子》最受关注。据介绍,这是意大利唯一一幅可出境的达·芬奇油画真迹,也是达·芬奇油画中最具东方韵味和神秘感的代表作。这幅未完成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头发飘逸的年轻女性,双目低垂,轻轻颔首,脸上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从头至尾散逸出典型的达·芬奇式神秘。
距离《头发飘逸的女子》不远处,与达·芬奇同时代的中国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与之“相望”。唐寅,字伯虎,号桃花庵主,为“明四家”之一。此图为唐寅晚年佳作,绘庭院一隅,仕女执扇沉思,人物面容柔婉;幅左有自题诗一首,点明“秋风纨扇”的主题,是借用典故感叹身世沉浮、世态炎凉的自我写照。
唐寅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 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同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两幅珍贵素描、达·芬奇弟子的重要绘画作品,以及鲜少露面的五代《闸口盘车图》、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等名品也在此展出,通过一些彼此呼应的蛛丝马迹,实现了跨时空的文化交流。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希望观众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去发现艺术的和而不同、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交融,感悟数百年前东西方艺术大师精妙绝伦的创新魅力。(完)
中新网阿联酋迪拜12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9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及他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的友谊。
12月9日,阿联酋迪拜,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当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外媒体的提问。(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摄)
解振华说,我和克里先生认识已经20多年了,我们是好朋友。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重视和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个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它能够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能够使地球更美好,这是我们共同的理念。
解振华坦言,他和克里在气候和环保领域,已经合作了很多年。通过合作,一方面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危机;另一方面也对改善当下复杂的中美关系发挥了一些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合作,推动多边气候进程,真正为世界的未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解振华说:“他(克里)今年已经80岁了,我今年75岁了,我们不会离开这个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还会为这个领域的进程往前推动尽我们的努力。”(完)